#1.雨後的Sebilj廣場(又名鴿子廣場)...這座廣場是鄂圖曼舊城區的中心.
#2.波士尼亞(簡稱波赫)是由兩個聯邦組成的單一國家──穆斯林與克羅埃西亞族組成的「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聯邦」以及塞爾維亞人治理的「塞族共和國」,前者佔有51%領土,後者則佔49%領土。2000年又於Brcko設立特區,具有等同於其他兩個政治實體的相同權力,所以,波士尼亞共有兩個共和國三個政治實體。目前的波士尼亞式國際社會的受保護地區,由歐洲議會所選出的高級代表所管理。
這個國家真的很複雜,暫且不管它的體制如何,先看這一張地圖就能了解目前國土分配的狀況.
#3.Trznice Pijace有頂菜市場....看似平凡的菜市場在1995年8月28日,無預警的被塞族人以120公釐迫擊砲轟擊,導致37名民眾死亡...
#4.市場內設有一座紀念牌.
#5.美輪美奐的國立圖書館(又稱市政廳)照片取自網路...位於Bascarsija區鄰接圖書館(市政廳)在奧匈帝國時期曾是市政廳,後來改為圖書館,曾經是象徵塞拉耶佛的建築物,但1992年8月26日遭受砲擊,建築物的外觀和內部毀損得非常嚴重,裡面珍貴的藏書也幾乎化為灰燼。
#6.街景一隅....左邊是Bascarsija區熱鬧街道,右邊黃色建築物則是正在修復中的國立圖書館(市政廳).
#7.
#8.這個畫面也是戰爭下的產物.
#9.雖然畫面不甚協調卻很喜歡那個充滿希望的看板.
#10.儘管戰火早已停歇,但城區很多建築物的外觀依然可以見到纍纍的彈痕──有些已被水泥覆蓋著有些則尚未填平.
#11.外觀看似陳舊的這棟建築物除了彈痕外,還可以看到精美的浮雕圖案,可以想像當年美麗優雅的樣貌.
#12.位於Holiday Inn(假日飯店)附近的建築不能免俗的也是布滿彈痕,這條被稱為Sniper'Ally(狙擊手之巷)的街道甚為寬闊,戰爭其間,經過這裡的行人就成為那些躲在高樓內的狙擊手的標靶.
看了這麼多讓人傷感的畫面,換個輕鬆的場景吧..
#13.Miljacka河岸..
#14.
#15.
#16.
#17.鬧中取靜的不知名教堂一隅
#18.
#19.這棟建築外牆有猶太標誌,應該和猶太人有關吧...
#20.聖母誕生大教堂...外觀呈巴洛克式的聖母大教堂建於1863~1868年,屬於塞爾維亞正教會,這座教堂建築有三座巴西利卡(Basilica/建築體呈長方形)和帶有十字架的5個穹頂。
#21.教堂旁的公園可見到當地人在此玩西洋棋,較特別的是這些西洋棋子都很大,儘管是下雨天且天色昏暗論是下棋這還是圍觀者都樂在其中。
#22.撐著傘在下棋...好有趣的畫面..
#23.一場秋雨讓Sebilj廣場變得好冷清,販賣紀念品的攤販也消失無蹤了...
順便提一下,由於這場戰爭留下許多炮彈和子彈殼,當地人就利用這些砲彈殼製成各式工藝品,如同我們的金門利用砲彈殼製成菜刀。或許距離戰爭的年代不遠,看到這些紀念品腦海裡立刻閃過血腥的恐怖場景,別說購買連拍照的念頭都消逝無蹤。
#24.翦影
#25.素樸的伊斯蘭建築...
#26.前方的山頭被雲霧環繞著,眼前的塞拉耶佛又呈現另一種迷人的風情..
#27.雨中的街區...
#28.
#29.
#30.翦影...雖說塞拉耶佛市區的交通很便利,但很從莫斯塔爾(Mostar)回到塞拉耶佛市區卻遇上了交通工具停擺的烏龍事件──無論是巴士或是電車全都停駛,只剩小汽車和計程車繼續行駛。那天下午不過是下了一場大雨而已,市區的大型交通工具竟然完全停擺,莫非這個國家的建設真的很脆弱?
#31.山坡上美麗的紅瓦建築
後記
在塞拉耶佛共停留3天3夜,住宿的旅館剛好位在舊城的Bascarsija區,這區除了很多清真寺外,還可以看到白色的墓園,而且從早到晚都可以聽到清真寺傳來喃喃的禱告聲,一度讓自己錯以為置身在伊斯蘭教的國度裡。
這座城市的旅遊業似乎也和那場內戰緊密結合著,觀光客參加當地的一日旅遊,所參觀的景點不外乎都和戰爭有關,或許這是另類的「戰爭財」吧!
發覺塞拉耶佛到處都可以看到戰爭留下的烙印,在塞爾維亞人治理的塞族共和國區內的東塞拉耶佛巴士總站附近也不例外,成排的公寓外牆佈著密密麻麻的彈孔,尚未填平的彈孔看得讓人怵目驚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