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停泊在Beyoglu碼頭(新城區)的遊輪...炎炎的夏日也是搭乘遊輪出遊的好季節....
古賽馬場(Hippodrom)現在稱阿合麥特廣場(At Meydani)位於藍色清真寺一旁,適逢齋戒月期間,廣場上擺放許多桌椅供民眾休憩和日落後的進食處。很難想像昔日這裡曾是座長500公尺、寬117公尺的U字型賽馬場,如今僅存廣場中間的三根立柱作為歷史的見證。
這三根立柱分別是:位於最南邊的迪奧多西一世的方尖碑,是從前羅馬皇帝由埃及的卡納克(Karnak)神殿搬回來的,它原先是埃及法老圖特摩斯(Thutmose)三世建於盧克索(Luxor)卡納克神殿的柱子之一,柱上刻有象形文字。
位於中間的是螺旋形青銅蛇柱(原物件是3條大蛇纏繞在柱上,如今已不見3個蛇頭),是君士坦丁一世時,由希臘特斐爾(Delphi)阿波羅神殿(Temple of Apollo)帶回來之物。原本是西元前五世紀時,希臘聯軍為了紀念贏得波斯戰爭而建造的。
最後那一座則是君士坦丁紀念碑,由花崗石塊堆疊而成的方尖碑,因缺乏詳細資料,只知是君士坦丁七世時所建造的。
紀念柱的不遠處還有座八角形的建築物,該建築物被稱為德意志噴泉(Alman Cesmesi),是德國皇帝威廉二世(Wilhelm ll)贈送給蘇丹的禮物。
廣場除了三座紀念柱外,早期的古賽馬場北端還立有四匹鎏金的銅馬雕像,但在1204年,遭到第四次十字軍東征軍隊的洗劫並運往威尼斯,後來被安置在威尼斯聖馬可教堂的正門上方。
#2.位於藍色清真寺旁邊的古賽馬場(Hippodrom)...清早廣場上空無一人...
#3.德意志噴泉(Alman Cesmesi)...八根烏亮的花崗岩石柱撐起亭子,亭子外面並設有洗手槽...
#4.外觀看似平凡,內部卻是華麗無比...金光閃閃的穹頂除了鑲有美麗的圖案,還有蘇丹和威廉二世的家族徽章...
#5.從埃及運來的迪奧多西一世的方尖碑....方尖碑上雕有花紋,是從前羅馬皇帝由埃及的卡納克(Karnak)神殿搬回來的....
#6.它原先是埃及法老圖特摩斯(Thutmose)三世建於盧克索(Luxor)卡納克神殿的柱子之一,柱上刻有象形文字....
#7.基座上的浮雕....當年迪奧多西一世為了迎接遠從埃及運來圖特摩斯(Thutmose)三世所建立的方尖碑,在大理石基座的四邊刻有許多不同場景的浮雕,其中有迪奧多西一世與妻兒、大臣們,在賽馬場觀看戰車比賽的情景...
#8.宛若從地底升起的螺旋形青銅蛇柱...君士坦丁一世時,由希臘特斐爾(Delphi)阿波羅神殿(Temple of Apollo)帶回來之物。原本是西元前五世紀時,希臘聯軍為了紀念贏得波斯戰爭而建造的。
#9.君士坦丁紀念碑....由花崗石塊堆疊而成的方尖碑...
#10.
#11.古賽馬場旁的建築物...
#12.伊斯坦堡翦影...上排最右邊是土耳其著名的甜點,注意看喔,那個盤子是接溶化的蜂蜜,聽說伊斯坦堡的甜點是加了蜂蜜,自從在番紅花城吃了那顆甜死人不償命的玫瑰軟糖後,到了伊斯坦堡滿坑滿谷的各式甜點再也燃不起嘗試的念頭了....
#13.繽紛的櫥窗...
#14.無論是絢麗的赭紅或是冷靜的湛藍,都充滿濃烈的東方風情...
#15.新舊並陳....這也是艾哈邁德區的縮影...
#16.儒斯特姆‧帕夏清真寺(Rustem Pasa Camii)...位於埃及市場附近的小丘上....
#17.建於1561年的儒斯特姆‧帕夏清真寺,以貼有美麗的伊斯尼克磁磚拼花著名,或許被藍色清真寺的光芒掩蓋了,甚少遊客來這裡參觀...
#18.清真寺的裡外都使用大量的伊斯尼克磁磚...那天不知何故,繞了清真寺整整一圈依然沒有看到進出的人影....
#19.不知名的柱塔...在土耳其境內隨處都可以看到這類造型的柱塔...
#20.耶尼清真寺(Yeni Camii)...位於熱鬧的Eminonu碼頭與加拉達橋旁,1598年時開始建造,其間曾歷經火災、停工等因素,直到1663年穆罕默德四世時候才完成。
#21.耶尼清真寺由建築師Davut Aga設計,大圓頂周邊環繞著許多小圓頂....
#22.熱鬧的Eminonu碼頭區...
#23.人來人往,熱鬧無比....
#24.加拉達橋(Galata Koprusu)....橫跨在金角灣上,連結Eminonu(舊城區)與Beyoglu(新城區)兩地碼頭...橋身分為二層,底層作為餐廳使用,上層則是電車、汽車和行人使用...
#25.Eminonu碼頭區翦影....畫面中第一排是Eminonu碼頭區著名的烤鯖魚三明治,一個5里拉,味道很不錯,值得嘗試...
在畫面中可以看到加拉達橋上站滿釣客的奇妙景像,他們釣的魚如照片中的小魚...
#26.碼頭翦影...這一帶的碼頭非常忙碌,船隻進進出出,幾乎不停歇...
#27.渡輪....除了交通船,這裡還有許多載觀光客的渡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