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著〝千窗之城〞美譽的貝拉特(Berat)小鎮..
貝拉特(Berat)是阿爾巴尼亞最美麗的城鎮,有〝千窗之城〞的美譽,它由三個依山而建的村落組合而成,房子外牆一律刷上白色,木頭原色被保留下來,整個造型簡單乾淨,在山邊層層疊疊蔓延開來,窗和窗之間形成優美的幾何圖形,故被稱為〝千窗之城〞。
鎮上的老房子大多建於十八世紀鄂圖曼帝國時期,最古老的部分是位於山丘上的加拉薩(Kalasa)城堡,建於十四世紀的城堡被厚厚的城牆環繞著,城牆共有24座碉堡,城堡區內原有20座教堂,目前僅存10座,且大多屬於斷垣殘壁。
貝拉特也是少數完整保留鄂圖曼帝國時期特色的城鎮,於2005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納為世界文化遺產。
#2.從Gorica區眺望...
從首都地拉那搭乘巴士到中部的貝拉特約3小時左右,但阿爾巴尼亞的公路品質真讓人難以恭維,所幸自己搭的是大巴士,在顛簸的路上和小巴(furgon)相較,大巴士顯然舒服多了。
南下途中發現許多有趣的現象,例如,該國雖號稱為伊斯蘭教國家,但沿途甚少看到清真寺的蹤影,且當地墓地都豎立著黑色石碑或有頂的石碑,印象中的傳統伊斯蘭教白色墓園似乎也在這個國度消逝無蹤。
當地還有數不清的圓形碉堡,它們或聚或散的在各處,乍看這些如鋼盔般造型的碉堡覺得很好奇,後來得知這些數量龐大的碉堡是當時仍處在貧困年代的中共出資建造的,除了戰事設備的碉堡,也幫該國興建一座水電廠,該水電廠至今依然運作中。
或許受到這個曾經是盟友兼戰友的協助,阿爾巴尼亞境內有很多房子的樣式顯得很〝中式〞,這種〝中式〞的建築樣式在歐洲許多國家是絕對看不到的。
此外,阿爾巴尼亞人也喜歡在戶外吊掛形式不一的玩偶或是布娃娃,外人乍看之下以為是裝飾用,其實它們是當地流傳的避邪護衛dordolec。這種吊掛避邪小物的習俗在有些國家都可以看到,例如吊掛藍眼珠的希臘和土耳其。
#3.小鎮的黃昏....位於Mangalem區
#4.
#5.濃濃的鄂圖曼風情...
#6.放眼望去盡是紅瓦白牆的建築....
#7.
#8.層疊交錯....
#9.
#10.
#11.被改為商店的清真寺...
#12.喚拜塔依然高高聳立...
#13.翦影...
#14.巴士站...這裡是大巴和小巴(furgon)的停靠處....阿爾巴尼亞的巴士站沒有售票櫃台,乘客上車才買票,且當地的長途巴士不收行李費用..
#15.不知名的教堂...位於巴士站旁的這座教堂很新穎,它的不遠處還有一座清真寺,儘管這個國家信仰伊斯蘭教的人口較多,但到處都可以看到教堂的蹤影...
#16.
#17.公園一隅...
#18.這座大橋橫跨在奧蘇姆(Osum)河面上,是溝通Gorica區和Mangalem區的重要橋梁...
#19.奧蘇姆(Osum)河...
#20.
#21.這座橋樑就是步行橋,這區的奧蘇姆(Osum)河畔較髒亂,離譜的是居然看到饞嘴的羊咩咩居然跳進垃圾桶吃東西...
#22.另一角度的步行橋...這個畫面充滿寧靜感...
#23.翦影...原汁原味的鄂圖曼聚落風情...圖中下方的現代建築物是貝拉特大學...
#24.當地也有黃昏市場喔...
#25.這張較清楚...小販將販售的蔬果擺放在矮河隄上....
#26.St.Thoma教堂的鐘樓...這座教堂位於奧蘇姆河岸旁...
#27.河灣...這處景觀看起來較秀麗...
#28.黃昏時分,山嵐也悄悄籠罩...
#29.有著穹頂的貝拉特大學..
#30.層疊交錯,宛若一幅立體畫....